“本人是來自湖南農村的打工婦女,又是耳聾殘疾人,在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律師的幫助下,在這漫長難熬的8個多月經過了一審、二審,全部得到了勝訴。感謝政府有這么好的政策能為我伸出援助之手……”
廣州市法援處律師在接待群眾
這是2022年1月18日遠在湖南安仁的農民工殘疾婦女李某姣特意寫給廣州市法律援助處的感謝信。這封短短的感謝信背后是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的實力體現。
過去這一年,廣州首次開展法治示范鎮街創建,11個鎮街被命名為“廣州市法治示范鎮(街道)”。全市4個項目初評入圍“中國法治政府獎”。普法工作連續3年全省第一,法治建設水平始終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的定義在廣州不斷刷新,群眾法治獲得感成色更足。
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過去一年,廣州司法行政系統強化黨建引領,鑄牢絕對忠誠政治信仰展現新擔當,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明確重點項目36項,落實具體舉措1018條,形成典型案例393個。
廣州針對舊樓加裝電梯“落地難”的問題,通過完善立法,并綜合運用法制審核、人民調解、行政復議等手段,為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供了全方位法治保障。2021年,“創新舊樓加裝電梯法治保障體系”項目在市委政法委主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廣州市法治領域改革創新項目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021年以來,廣州公證處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在司法輔助中的應用,電子送達率82%。結合人臉識別、電子簽名、信息加密傳輸等互聯網技術,并且根據應用體驗不斷完善服務功能,辦理遠程視頻公證1302件,打造出“365天不打烊、24小時全天候”的公證自助服務新模式。
開展法治示范鎮街創建 建成紀法教育管理中心
過去這一年,廣州法治建設藍圖全面繪就。筑牢法治廣州建設根基,將“打造法治城市標桿”這一目標寫入市“十四五”規劃綱要。高標準推進“十四五”時期法治建設規劃綱要編制工作,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制度深入實施,被全省復制推廣。全市4個示范地區和項目入圍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公示名單。
首次開展廣州法治示范鎮街創建,11個鎮街被命名為“廣州市法治示范鎮(街道)”。4個項目初評入圍“中國法治政府獎”。20個單位獲得市政府法治領域督查激勵。
普法工作成績顯著。建成全國首創、集反腐倡廉和普法教育于一體的黨員干部紀法教育管理中心。廣州市司法局網站和“廣州普法”新媒體矩陣獲評中央政法委“2021年度中國優秀政法新媒體”。
辦理法援案件24202件 挽回經濟損失4.13億元
2021年7月1日,年近九旬的廣州市民歐姨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特殊日子里,向廣州市番禺區法律援助處送上了寫有“百姓的貼心人,人民的好律師”的錦旗,感謝法援律師幫她討回了公道。這樣的場景,只是廣州開展的海量法律援助工作的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廣州市各級法援機構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市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4202件,挽回經濟損失4.1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廣州再次擴大法律援助覆蓋范圍,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從2711元/月調整為2846元/月,幫助更多的群眾獲得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
廣州在全國首創融媒體交互式普法
公共法律服務高效便捷。持續打造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加快建設“廣州公法鏈”“廣州法治地圖”,升級“廣州法視通”服務平臺,全市8家公證機構、8家司法鑒定機構開通遠程視頻法律服務。全市累計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3017個,“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不斷優化。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廣州版,研究制定《廣州市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條例》。全市現有人民調解委員會3382個,個人調解工作室51個,人民調解員17462人。全年共排查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約10.2萬件,涉及金額約35.74億元,調解成功率達98.84%。
行政執法數據公開透明 連續5年公示率達100%
行政立法地方特色彰顯。出臺《廣州市2021—2025年政府規章制定規劃》。全年共完成地方性法規正式項目和政府規章年內審議項目24項。
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更加嚴格?!懊磕曛辽賵笏鸵粋€項目備選”成為市政府職能部門硬性要求。
行政執法公開透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數據連續5年實現公示率100%.制定《關于依法規范實施行政許可的指導意見》,推動實施新行政處罰法,規范行政委托工作。開展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將506項市區行政處罰權調整由鎮街實施。全年共審查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事項10084項,開展行政執法個案督察12個。
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率先推進。強化行政復議層級監督作用,全市66個行政復議機關整合為市、區兩級“1+11”個。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在全國率先建立行政復議抄告制度。
發布電商直播糾紛處理指引 推動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過去這一年,廣州司法持續發力,助力廣州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針對直播新業態中帶貨夸大乃至虛假宣傳、侵犯知識產權等直播“翻車”事件,2021年3月,廣州市司法局牽頭制定《網絡電商直播常見法律糾紛處理指引》,闡釋六種民事糾紛解決途徑,填補了國內電商直播領域法律糾紛處理指引的空白。
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法治聯合體工作機制,累計收集、采納專業意見96條。推動實施《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進營商環境配套制度立法計劃,已出臺文件109件,完成率達73.6%.對全市80件地方性法規、109件政府規章、1544件規范性文件開展涉及行政處罰、失信約束措施等專項清理,擬修訂、廢止文件合計101件。
成立社區矯正委員會 加強市屬監獄制度建設
全面貫徹落實《社區矯正法》,成立社區矯正委員會,制定社區矯正機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社區矯正對象義務清單。推進“智慧矯正中心”示范點建設。實現對社區矯正對象監管率100%.
加強市屬監獄制度建設,強化罪犯教育改造,將在押罪犯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分別納入市、區有關規劃,開設職業技能培訓班6批次。建成過渡性安置基地(點)220個,刑釋解矯人員幫教率、安置率超過99%.
戒毒管理提質增效。推進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岑村強制隔離戒毒所成為首批“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建設示范所”。6個戒毒所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三年復檢達標。
(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