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良法善治,民之所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工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央政法委于2020年至2022年開展為期3年的第1期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廣東13個地級以上市被確定為第1期試點地區。開展試點工作以來,各試點市在中央政法委有力指導和省委正確領導下,聚焦“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的目標,深化市域社會治理改革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即日起,省委政法委聯合南方日報推出“廣東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經驗巡禮”專欄,充分展示我省試點工作創新做法、顯著成效。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治國理政經驗。治理廣州這樣常住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型城市,也要有如此智慧:掌握火候、守正創新。
2020年以來,廣州將加快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作為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試點創建各項工作有序有效推進、亮點紛呈:“廣州街坊”、城市最小應急處置單元、“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市域社會治理“紅棉指數”、見義勇為工作等一批社會治理創新做法得到中央和省有關部門充分肯定。
試點工作高質量推進,為千年商都贏來沉甸甸的榮譽: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在平安廣東建設考評中名列全省第一;2018年、2019年在法治廣東建設考評中蟬聯全省第一,2020年位居全省第二。天河區去年底被授牌命名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區”……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年輕人選擇來廣州干事創業。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南粵大地,越來越多的地市瞄準“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這一宏偉目標,因地制宜、守正創新、久久為功,持續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亮點1:黨建引領
推動黨的組織全覆蓋建在網格上
翻開廣州市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指引分工方案,一項項重點任務、一個個負面清單責任主體一目了然,以建章立制推動市域社會治理高質量發展……
凡兵,制必先定。推進超大型城市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必先狠抓制度建設。
“高位統籌、黨政同責?!边@是廣州試點之初立下的“軍令狀”。為此,廣州大力優化機構設置,高規格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出臺首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
在廣州首個舊城微改造項目——荔灣區永慶坊,屬地多寶街道黨工委聯合相關單位黨組織,建立了聯合黨群聯系會議制度。不久前,有市民反映恩寧路沿街有不少共享單車隨意占道,黨群聯系會議制度迅速響應,通過向周邊商戶及居民派發倡議書、加強沿街巡查等手段,很快便讓街道重新恢復整潔有序。
黨建領航,方能乘風破浪。廣州始終堅持以黨的領導凝心聚力。
2021年以來,廣州創新推出市域社會治理“紅棉指數”。
近年來,廣州積極構建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如今,廣州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任務已通過強大的組織網絡、組織資源和組織優勢,從上至下直達基層,由點到面上升市域,層層明責任,級級抓落實,“民有所呼、黨政必應”逐漸成為溫暖的現實。
“我們還充分突出黨建引領,推動重點項目創先創優,加大市域品牌培育力度?!睆V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立項市域社會治理創新項目38個,其中認領全國試點項目3項,形成社會治理創新項目群。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廣州緊盯末端治理,扎實推進“綜治中心+網格化+智能化”建設,打造以綜治中心為依托、以綜合網格為單元、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社會治理基礎工作體系。同時,積極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綜合網格體制機制改革,推行“一網格一支部”,推動黨的組織全覆蓋建在網格上。
亮點2:協同共治
建成400多支“廣州街坊”群防共治品牌隊伍
這些天,花都區秀全街道的“秀全大媽”們格外忙碌:白天,她們忙著上街巡邏,在疫苗接種點協助群眾登記;晚上,她們拿著防疫登記表,層層掃樓,確認住戶信息……“秀全大媽”是一支由來穗“老漂族”建立的志愿服務隊伍,成立至今成員已從最初的27人壯大到2300余人,成為一支重要的群防共治力量。
人民群眾是市域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廣州以“廣州街坊”統籌凝聚全市群防共治力量,建成“秀全大媽”“靠埔青年”“荔灣如意平安騎隊”等450多支品牌群防隊伍,形成具有廣州本土特色的新時代城市群防共治隊伍。
如今,“廣州街坊”已擁有逾67萬名在冊成員,他們活躍在羊城街頭巷尾,既是社情民意信息員、鄰里守望巡防員、矛盾糾紛調解員,也是平安法治宣傳員、應急處置支援員、公共文明引導員……
醉漢意圖傷人,附近最小應急處置單元的隊員迅速出動,及時制止傷人行為……推進城市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建設,是廣州引領公眾參與共治的又一實招。
廣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最小應急單元的牌匾。
“我們依托‘綜合網格+專業警格’支撐,以公安干警、責任單位職工、‘廣州街坊’等為最小人員編組,著力解決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案件)先期處置‘最后一百米’?!睆V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已建成最小應急處置單元2.3萬個,配備應急處置力量24.55萬人。
如何妥善化解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涌現的各類矛盾糾紛?廣州通過加強訴調、警調、訪調、仲調一體化銜接,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防范、前端化解。同時,探索設立區、鎮(街道)、村(社區)非訴訟服務中心(工作站),在全省率先設立市人民來訪接待廳人民調解工作室,構建非訴訟服務和爭議解決平臺。
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廣州聚焦民生痛點難點,打造“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平臺入選全國攻堅克難案例并向全國推廣。
舊樓加裝電梯推進難怎么辦?集體“三資”缺乏專業力量怎么管?廣州聚焦基層民主協商,積極推廣城鄉社區協商“116”工作法,推行社區公共事務“民主商議、一事一議”,全市建成2805個居民議事廳,實現城鄉社區協商工作全覆蓋。同時,在全市成立94個社區建管委員會,探索城市更新共創模式。
亮點3:改革創新
建成2942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
天河區獵德街道轄區內有超萬家企業,花城廣場亦常承接各類大型活動,綜治壓力極大。獵德街規劃建設集感知、協同、指揮、決策四大中樞為一體的“智慧治理”工作平臺,有效提升治理水平……這是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的縮影。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廣州以智慧建設激發治理活力:全市11個區、176個鎮(街)全部建成綜合指揮調度平臺;打造“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建成“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匯集數據超24億條;全面完成“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設任務,織密城市“安全網”……
2021年4月9日下午,2020—2021年度廣州市市域社會治理創新項目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舉行。
法者,治之端也。廣州以法治建設增強治理“定力”:發揮立法優勢,推出社會工作服務條例、物業管理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聚焦營商環境優化,建成3個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集聚區、2942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速推進“放管服”改革,累計取消市級行政權力290項、市級證明事項384項;強化科技賦能,建成全國首個5G訴訟服務體驗區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年,我們將以全面完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各項任務為主抓手,堅持真抓實抓、善作善成,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確保以優異成績通過評估驗收?!睆V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權威訪談】
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孫太平:
以市域之治構筑平安之基
孫太平
廣州在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方面有何亮點做法?接下來有何計劃?近日,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孫太平接受本報專訪,對此進行解讀。
南方日報:試點以來,廣州在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方面有何做法?
孫太平:近年來,廣州積極落實中央關于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工作部署,按照省的工作要求,以市域之治構筑平安之基,為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突出黨建引領,不斷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制。二是突出協同共治,不斷構筑市域社會治理布局。三是突出改革創新,不斷優化市域社會治理方式。四是突出機制支撐,不斷強化市域社會治理保障。
南方日報:廣州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發揮法治保障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先進經驗?
孫太平: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方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緊抓組織鏈條,強化“全面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任務通過強大的組織網絡、組織資源和組織優勢,從上至下直達基層,由點到面上升市域,層層明責任,級級抓落實。緊扣改革發展,強化“重點創”。加大市域品牌培育力度,全年立項市域社會治理創新項目38個,其中認領全國試點項目3項。緊盯末端治理,強化“基層探”。推進“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規范鎮街綜治中心實體化運作,打造以綜治中心為依托、以綜合網格為單元、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社會治理基礎工作體系。在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方面,我們發揮“市域”立法優勢,推動出臺《廣州市平安建設條例》,在社會治理領域推出社會工作服務條例、物業管理條例等一批法規。
南方日報:下一步,廣州還有哪些具體工作計劃?
孫太平:接下來,我們將聚焦試點任務,譜好共建共治共享“示范線”。推動實施省和廣州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規劃,認真落實“全面建+重點創”要求,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統籌作用,努力激發各級各部門、各領域社會力量參與創新創造的熱情,不斷完善市域社會治理制度、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激發市域社會治理效能。
聚焦平安建設,拉好社會安全防范“警戒線”。以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州為主攻方向,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健全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強平安小區、平安校園、平安醫院等基層平安建設,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重大風險防控在市域,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聚焦基層基礎,標好矛盾糾紛化解“基準線”。實施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織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提升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深化“綜治中心+網格化+智能化”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堅持用好“穗智管”“穗好辦”平臺,加強社會治理領域基礎信息數據互通共享,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智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