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老師,謝謝你,我能叫你一聲媽媽嗎?”在石岐街道“粵心安”心理服務室里,小花(化名)噙著淚水對武子晗說。石岐街道“粵心安”心理服務室的這一幕,讓現場的工作人員松了一口氣。
16歲的小花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年前小花的母親病逝,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生活來源的小花開始消極厭世,多次自殘,甚至服藥自殺。雖然學校和社區盡力保障了小花的基本生活,但小花的心扉始終不愿打開。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接報后,立即協調綜治辦、社區、學校、心理咨詢師等人員對小花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邀請志愿心理醫生武子晗為小花提供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并指定專人協助小花申請低保等業務。經過近半年的耐心陪伴引導,小花已經愿意卸下心防與工作人員交流傾訴,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延伸社會心理服務觸角
“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但很多人跟不上節奏,就會焦慮、暴躁,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亟需專業人員幫助解決,避免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笔值馈盎浶陌病毙睦矸帐夜ぷ魅藛T告訴記者。
通過組建街道、社區及心理服務機構為基礎的三級社會心理服務平臺,石岐街道打造了一批“粵心安”心理服務站點,設有1個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19個社區社會心理服務站,17個公安、學校及大型企業心理服務咨詢室,成功實現心理服務站點100%全覆蓋。據統計,石岐街道已接待轄區群眾心理咨詢疏導279人、心理危機干預51人、心理疾病轉介23人。
△石岐街道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圖:肖燕)
社會心理服務網格化管理
石岐街道“粵心安”心理服務室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進一步化解社會矛盾,石岐街道整合了綜治、衛健、婦聯、教育、公安、企業等多元資源,打造出一支專業強、素質高的社會心理服務團隊,為有需要專業心理服務的群眾提供線下心理服務。
△蓮新社區開展“粵心安”社會心服務工作會議(圖:蓮新社區居委會)
近年來,石岐街道綜治辦探索心理學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應用,將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納入到綜合網格指揮調度系統平臺,充分發揮網格力量,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針對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行為失常等人群,做到一人一檔,并通過網格指揮調度平臺流轉到相關部門,實現以“網格員發現問題——系統上報問題——分析研判解決問題”的社會心理服務網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收集排查轄區困難家庭中特殊群體的心理服務需求,分析各類心理問題的風險等級,根據心理問題等級安排社區專職心理服務人員進行疏導,安排專業咨詢師或心理醫生對個案進行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和疾病轉介治療,形成發現、分析、干預的工作閉環。(石岐綜治辦、石岐街道民族社區)